top of page
婦幼醫院醫師-004_edited.jpg

多元的社會療癒,友善的社會處方①

診間之外,一帖社會處方箋喚醒網路社區

劉醫師作為神經內科醫師,早期發展失智友善單位,後與南藝大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教授劉婉珍教授從文化平權切入,串聯起醫療單位、病患、藝文場館三方合作的跨域運行機制。只要民眾來臺北市聯合醫院看診,由醫生評估其需求後開立社會處方箋,便可轉介失智症患者及照顧者至合作的博物館或音樂廳看展、參加音樂會、工作坊等相關活動。希望鼓勵患者踏出家門,以增進生活品質及與他人的互動機會,進而促進記憶活化。​​

​社會處方箋應不限僅由醫師開立,社會處方箋除了博物館處方,有更多元的可能性,應與社區媒合,喚醒大眾正視身邊的豐富資源,整合具在地特色的社會處方箋,讓在臺灣的社會處方箋走向在地化。針對本次廣慈博愛社宅的公共藝術的社會處方箋計畫,也提出建立社區資源平台的構想;劉醫師給予正面的回應:「以博物館處方箋為例,各地都有各種大小不同的博物館,如果能夠透過連結在地資源,發展在地特色的博物館旅遊,或針對某些特色展覽提供跨區合作,那就可以同時兼顧在地性與議題多元性,提供更豐富的服務,但不管怎樣整合,社會處方箋的主軸應該以在地特色為優先。」

​社會處方箋在臺灣,是時候該走向在地化。「選定地區的圓心、以步行距離 500 公尺、1 公里、1.5 公里的範圍進行盤點。盤點完畢後你會發現,這個地區的社會處方箋無法複製、貼上到其他地方。」臺北的純住宅區往往具有複合性城市機能,地方文化生活潛力豐富,社會處方箋的下一步,勢必要落地。雖然政府力量協助推動很重要,社區的角色也非常關鍵,從上而下協助議題概念的拓展,再由社區特色服務整合各地服務創意,上下雙方主的互動合作,才是社會處方箋能成功的條件。

​劉建良 醫師

bottom of page